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动化教研教师党支部 >> 网上学习 >> 学习园地 >> 正文
爱学习——9月2日学习内容:1、教育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1、教育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
作者:   更新时间:2021年09月02日 15:43

1、教育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


教育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08-24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记者在8月24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指南》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指南》一是明确“进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行体系化凝练,明确学习内容范畴。二是规划“如何进”。坚持学段、学科、类型全覆盖,强化一体化设计,纵向贯穿,学段衔接,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横向关联,学科配合,学习内容各有侧重,整体上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介绍和系统阐释。三是引导“怎么教”。既要指导学生读原文原著,还要关注学生与党政干部学习的差异,把握学生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

国家教材委委员韩震介绍,《指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教材,进行了系统安排、整体设计,并且就分科铺展、分段分科推进作了详尽的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指南》明确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教材,要做到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类型各学段,涵盖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不同学段全过程贯通,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与此同时,要依据不同学科特点,结合各学科独特优势和资源,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要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展现思想的伟力;要把理论表达转化为教材语言,让思想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要注重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把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确保进课程教材的思想内容可认知、可理解,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指南》的出台是大中小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必将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记者张烁 闫伊乔)

责任编辑:王亚南




2、党坚持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党坚持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党坚持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共教育部党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回首百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教育。从举办工人学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群众中播下革命火种,到引导知识青年走向革命道路、培养造就一大批“革命的先锋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门向工农办学、培养一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教育成为改革的先声、开放的前奏,教育始终与人民共命运、与国家共奋进。

一百年来,我们党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1933年,毛泽东同志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195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作出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历史抉择。江泽民同志指出,“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经济繁荣和竞争力的投资,也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前途的投资。”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新时代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历史论断,把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2016年到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46份关于教育的重要文件,是历史上中央给教育系统发文最密集的阶段。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重连续九年超过4%,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次突破4万亿元。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一百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底子薄、整体落后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80%以上人口是文盲,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全面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战略任务,我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甩掉了“文盲大国”帽子。从改革开放之初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到1986年义务教育法提出普及目标,再到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接受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到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再到如今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毛入学率54.4%,进入国际公认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8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充分肯定教育改革成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教育系统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中央层面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更加完善。推动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进中小学领导体制,全国民办高校全部设立党组织,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单独建立或联合组建党组织。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五进”制度,组织编写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5册并作为重要必修内容,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条,每一块阵地、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盯、有人管,全系统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旗帜鲜明反对错误观点的氛围更加浓厚。高校连续30多年保持安全稳定局面,为全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严”的主基调,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制定落实党组、党组书记、党组其他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三张责任清单”。推动巡视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集中力量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宽松软”问题有效解决,“严紧实”局面已经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持续优化。

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中国教育行稳致远的最大底气和自信根源。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始终把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最广泛地凝聚团结在党的周围,使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系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发展。

擦亮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国底色。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八大行动、六大举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超过8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广大师生思想政治主流积极向上、精神面貌昂扬奋进,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国家前途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对教材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教材建设正确方向。建立健全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出台中小学教材、职业院校教材、普通高校教材、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等4个管理办法,提升教材管理和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统编统审统用,义务教育所有年级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全覆盖”。完善教材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建立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部署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

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聚焦破解“小胖墩”“小眼镜”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深化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毫不松懈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推动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在大中小学各学段设定周课时“红线”,设立劳动周制度,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受教育。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实践启示我们,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不论什么时候,立德树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勇担当。

三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发展抓公平”的工作思路,教育资源配置向弱势群体和困难地区倾斜,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个学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义务教育有保障”核心目标全面实现,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积极推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数千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迎来美好生活,探索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教育法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重构为“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各级政府职责更加明晰。支持中西部农村和城市薄弱地区大力发展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大力治理整改城镇小区配套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八成,“入园难”“入园远”“入园贵”得到有效破解。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四统一”制度,即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了制度上的平等。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改薄”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农村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积极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构建公办民办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等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择校热”大幅降温。推出规范发展校外培训机构政策意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线上线下同步规范,引导回归育人正常轨道,减轻家长焦虑。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加强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施“减负30条”,努力解决“三点半难题”,校内外联动优化育人环境,解决家长烦心事。

更加关心关注特殊群体。完善随迁子女“两为主、两纳入”制度,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随迁子女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生均公用经费等“钱随人走”制度,全国1400万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达80%。2012年以来,70万名学子通过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走出贫困地区,走进重点大学。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培养单位、教育层次、公办民办、所有区域全覆盖。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4060多万人,受到多个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前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不断扩大。

国家统计局“全面小康建设满意度”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教育状况满意度超过85%。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必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畅通社会纵向流动渠道,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四是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激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近年来,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一些“老大难”问题正在得到历史性解决。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围绕破解教育评价这一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中央出台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破解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分三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大幅减少和控制高考加分,发挥考试评价对促进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启动“强基计划”,重点向数学、物理、历史、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倾斜。坚决破除高校“SCI论文至上”、破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彰显“指挥棒”转向的决心与力度。

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统筹权,落实和扩大高校在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开展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功能作用,强化督导“长牙齿”效应。对“三评一竞赛”事项实行严格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允许开展,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为学校安心办学创造条件。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教育立法步伐,制定《幼儿园工作规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9部教育规章,梳理形成48部现行有效规章清单。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大中小学实现“一校一章程”。印发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推进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法治工作分管领导、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依法治理“校闹”,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强调不闹也赔、闹也不赔,坚决杜绝“花钱买平安”行为,切实为学校办学撑起腰杆、排忧解难。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建立教育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教育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印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导向,建立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登记、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等机制,保障分类管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积极服务大国外交,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我国与188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5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国,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建成中俄、中美、中英等十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成为我国大国外交支柱。7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以外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人,国际中文教育蓬勃开展。

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要特色、要增长点,这是实践经验,更是实践启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教育战线的创新创造热情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建设教育强国打下良好治理基础。

五是始终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更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提高全社会技能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国务院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定位,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位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了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局限,职业教育学校体系逐步健全。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认证、激励、培育等制度框架,试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力推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形成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入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对接专业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构建了有效制度。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落地运行,为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奠定了基础。自2019年起,高职院校三年扩招300万人,有力服务“六稳”“六保”。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有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导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主动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启动建设卓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确立并落实“双一流”建设制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主战场、世界科技前沿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加快形成,打造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硬实力。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集中攻关,加强“0到1”基础研究,打造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之重器”,组织高校聚焦“四个面向”,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高校建成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研发人员达48.2万人,总量居世界第一。“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近60%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承担超过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

历史和实践表明,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教育应尽的职责使命,更是教育获得源源不断能量和动力的根基所在。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大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必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做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六是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坚持不懈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努力破解制约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1700多万名教师有力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教师在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线上教学的节奏,实现“停课不停学”,用行动诠释师者担当,创造了历史壮举。

健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明确新时代大中小幼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划定教师行为基本底线,确立违规行为处理制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师范生“免费教育”调整为“公费教育”,初步形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严格教师职业准入,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改革。增设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突破教师职业成长“天花板”,不断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全面提升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总体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目标。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63.5万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连片特困地区,向乡村从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证书414万册,“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严格清理规范无关事项,让教师回归立德树人主责主业,有更多精力钻研教学、教书育人。发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规定教育惩戒,为教师依法依规进行教育惩戒提供依据,解决对学生不敢管、不善管的问题。

实践表明,教师这个第一资源用好了、用活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育的兴旺蓬勃就有了关键支撑。必须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培养和汇聚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绩,根本上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教育部党组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